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林政鞍助理教授以「新一代追蹤細胞生物探針」研究(左圖),獲得國際頂尖期刊「自然」專訪 (左圖)。
記者趙文彬/攝影

他的耀眼來自→專業加上堅持

國際頂尖科學期刊「自然」 (Nature)首度專訪台灣青年科學家,讓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林政鞍在台灣學界暴紅。但他從小到大讀的都非明星學校,而是從台北市南港國 中、市立復興高中,再到中原大學博士班。非傳統名校出身的「土博士」卻能如此耀眼,他說「原因其實很簡單,就是專業加上堅持自己的興趣而已。」

林政鞍表示,從台北市南港區東新國小開始,他的功課就不是很好,需要靠死背的文史科成績爛到爆,但數理科很強,因此只能勉強考上復興高中及中原大學。

博士班大轉彎→鑽進奈米世界

但上了大學後,他從生物領域中找到了方向,研究所碩士班專攻超音波生物效應,博士班更來個180度大轉彎,一頭鑽進奈米世界,從事奈米表面親水性改質及官 能化的研究,並申請由國科會與德國學術交流總署合作的「三明治獎學金」,前往德國慕尼黑大學研究,接受全球最頂尖的生物奈米專家巴拉克教授 (Wolfgang Parak)指導,讓他深受啟發。

林政鞍說,在巴拉克眼中,亞洲科學家為了發表論文,做了太多無關緊要的研究,專業影響力不足。在巴拉克旗下,林政鞍知道整個研究團隊遇到了什麼瓶頸,於是 想辦法解決。「如果連全球最頂尖實驗室所碰到的問題都能解決了,還有什麼困難解決不了的?」林政鞍也因此打響名號,並引起「自然」雜誌的注意。

林政鞍表示,台、成、清、交等台灣傳統名校都是前人長期打下的基礎,如今才能有如此好的名聲和地位,中原大學雖沒有耀眼光環,但只要有研究者不斷努力打 拚,未來仍可發光發熱。

【2010/04/16 聯合晚報】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林政鞍助理教授以「新一代追蹤細胞生物探針」研究,獲得國際頂尖期刊「自然」專訪。
記者趙文彬/攝影

林政鞍 奈米生醫大突破

國際頂尖科學期刊「自然」 (Nature)3月號專訪台灣青年科學家林政鞍,肯定他在研發奈米生物醫學材料上的卓越表現。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表示,這是頂尖科學期刊首度專文訪問台 灣青年科學家,是台灣學界的莫大光榮;林政鞍更是讓台灣學界驕傲的後起之秀,前景可期。

國科會今天舉行記者會,與國人一起分享這份榮耀。林政鞍是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,今年才34歲,去年才退伍。他把螢光金奈米團簇研發成新一代追 蹤細胞的生物探針,在奈米生物醫學界獲得重大突破,曾被英國皇家學會「材料化學」及「small」等專業雜誌選為封面論文;更在2009年美國化學學會期 刊的奈米領域論文中,獲得年度點閱率第三名的耀眼成績。

今年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奈米生醫光電學術會議,他被學術委員會評選為最優秀口頭論文發表者,更奪下「2010SPIE青年研究學者獎」。亮麗的研究表 現引起「自然」期刊青睞,闢欄專訪。

林政鞍表示,生物探針是近年追蹤並標記細胞的重要工具之一,但有些探針穩定性不高,有些還具有生物毒性。相較之下,他以螢光金奈米團簇研發出新一代追蹤細 胞的生物探針,兼具特殊光學特性、生物相容性、穩定性及安全性,可標記人體內皮細胞,未來可運用在生物光電、生物醫學及分子生物科技上。

林政鞍最近和台北馬偕醫院心臟內科教授葉宏一合作,利用這個生物探針來標記取自人類的幹細胞,再注射到後肢癱瘓缺血的老鼠患部,期能長出新的大動脈內皮細 胞,協助老鼠重新站起來。

【螢光金奈米團簇小檔案】

螢光金奈米團簇是生物探針最重要的元素,是由數十到200個金原子為基質,再鑲嵌一些高分子材質而得。螢光金奈米團簇越小,表面積越大,也越容易在藍綠或 UV光照射下顯現螢光,做為標記細胞的工具。

隨著顆粒變小,黃金奈米團簇顏色也改變。當小到數十奈米時呈無色,小到6~10奈米呈粉紅色,1.5奈米呈紅色,小於1奈米則呈綠色及藍色,暗黑色的顆粒 最大。不同顏色有不同用途。

【螢光金奈米團簇的應用】

直徑僅1.5奈米 可追蹤腫瘤細胞

林政鞍表示,目前運用到生物探針的金顆粒,直徑都在5奈米以上,電子會被侷限在金球表面上而呈粉紅色;但他的螢光金奈米團簇直徑僅1.5奈米,電子不會被 侷限住,更加自由自在,只要照射藍光或綠光,電子就會被激發而發出紅光,很容易追蹤辨識。

因此,今後只要把螢光金奈米團簇接上抗體、帶正電胜月太等載體,使之跑到腫瘤細胞等病灶處,再激發螢光金奈米團簇發出紅光,就可輕易找出腫瘤細胞,外科醫 師也可精準地切除腫瘤組織。

【2010/04/16 聯合晚報】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林政鞍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,爸爸是南港高工老師,媽 媽則是家庭主婦,在家接些修改衣服的工作。4個兄弟姐妹中,他排行第二,哥哥及弟妹各一。

從台北市立復興高中考上中原大學後,林政鞍即參加學校合唱團,由於太熱衷社團,學業成績並不突出,未考上國立大學研究所,只好留校繼續深造。在指導教授張 恆雄推薦下,取得國科會「三明治計畫」獎學金,前往德國慕尼黑大學進修,並在奈米生物醫學材料的研究上有亮麗表現。

近三、四年來,林政鞍發表3篇論文在國際知名期刊,分別是「small」、「材料化學」及「ACS Nano」,前兩篇還被選為封面論文。今年3月,他更接受「自然」 (Nature)專訪,成為台灣第一個接受國際頂尖科學期刊專訪的青年科學家。

【2010/04/16 聯合晚報】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• 2010-04-16
  • 中廣新聞/陳奕 華

 

    台灣之光再添一人!中原大學助教林政 鞍獲國際頂尖期刊「自然」專訪,在三月份的期刊中,暢談「螢光金奈米團簇」研究成果,成為首位接受國際頂尖科學期刊專文訪問的台灣青年科學家。

    林政鞍在台北出生,從小在台接受教育,一路念到博士,並且成功申請國科會與德國學術交流總署合作的三明治獎學金,獲得兩國教授指導,讓他在 奈米生醫領域的研究,獲得重大突破。他的「螢光金奈米團簇」研究成果受到國際注目,而獲國際頂尖科學期刊「自然」專文訪問,成為台灣青年科學家的第一人, 對他來說,國外的研究經驗很重要,在台灣取得博士是他從小的希望。

    林政鞍說:「國中老師問我這個問題,那我應該要當個本土的博士,因為我覺得國外博士很多,為什麼不出一個本土的,就是不要覺得本土不好,那 當然國外的訓練是很重要的。」

    林政鞍備受關注的研究,利用多色螢光金奈米團簇,製備多形態的新一代生物探針,用來追蹤細胞,未來可望應用在生物光電、生物醫學與分子生技 領域。國科會表示,近年來積極推動各項人才培育方案,希望增加國內研究人員的國際合作和學習經驗,包括千里馬和三明治計畫 等等,每年約有上千名研究生受惠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puu 的頭像
    opuu

    粉紅桔梗

    op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