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友友覺得絲路就像是古代的網際網路一樣,「當你遇到陌生人,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?」10年前,馬友友因為這樣的概念而著迷。他運用他在全球的影響力,號
召全球各地不同領域的音樂家加入,十年來走訪上百個城市,甚至讓芝加哥、紐約全市動員。
2010年4月,在台灣賓士、國泰世華財富管理鼎力支持下,馬友友絲路之旅在台灣正式在台灣啟程,而台中市胡志強市長也熱情邀約,促成了10年特
別演出正式在台中落腳,將帶來絲路計劃最經典的開放彩排、大師互動會等精彩的推廣活動。
為了執行「絲路計畫」,從1998年開始,馬友友由絲路各地包括中國、蒙古、亞塞拜然、伊朗等地選出16位作曲家為「絲路計畫」進行創作,並成立
了「絲路合奏團」。他們沒有固定的成員合編製,是由一群被挑選出來的各路好手彈性配合音樂會巡迴演出。樂器包括鋼琴、小提琴、琵琶、二胡、笙等樂器。
十年來,除了音樂會,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團員在全球各地舉辦大師班、工作坊。他們針對不同年齡層做不同的教育、推廣活動設計,足跡遍及各地,藉由
音樂,讓世界各地開始傾聽彼此的聲音,對我們所處的世界,有更多音樂、文化、社會等軟性訴求的認識和關注。絲路,這條最古老的道路,在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
的手中,成為「創新」的代名詞。
永遠懷抱著對音樂的熱情、對人文的探索,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在絲路十年有成之際,將把「絲路計劃」帶來台灣,在四月展開北中南的巡迴,台灣樂迷將
親身參與其中,成為「絲路計劃」的一份子,邀您與馬友友、絲路合奏團,共同歡慶「絲路計劃」第一個十年,體驗穿梭古今的音樂旅程。
NOWnews ( 4/23/2010 ) 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0/04/23/11391-2595192.ht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率團抵台 馬友友「絲路」 連結古今東西
由 大提琴家馬友友發起的「絲路計畫」,今年已經十周年了,預計22日在台北、24日在台中、25日在高雄演出。圖為馬友友(後右)21日與團員,及贊助的台 灣賓士、國泰世華銀一同出席記者會。(鄭履中攝) 馬友友絲路之旅22日在台北、24日在台中、25日在高雄演出。馬友友(前 右)21日與團員在記者會上演出。(牛耳提供) |
由大提琴家馬友友發起的「絲路計畫」,今年已經十周年了。馬友友以「絲路 計畫」藝術總監的身分帶領「絲路合奏團」來台演出,他及團員將還將在台中舉辦兩場工作坊,以十二歲以上的學生為對象,以即興互動的方式讓台灣的學子了解更 多不同國家的音樂。
談起「絲路計畫」這十年來的心得,幽默爽朗的馬友友先耍冷說,「十年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大家都老了十歲」,但是「在變老的同時,大家對於世 界和人類有更深的認識」。
在世界樂壇上,馬友友是巨星,但是與「絲路合奏團」同台時,馬友友刻意隱藏自己的光芒。在記者會上怕團員被冷落,自己變身記者丟給團員問 題讓他們表現。對於聽不懂中文的團員,馬友友當起翻譯。拍照時不管媒體怎麼要求,他就是堅持站在團員當中。
與台灣學子 分享不同國家音樂
他認為,「絲路計畫」的成功靠的是眾人的力量,「最好的老師會是最好的學生,最好的學生也會是最好的老師。」
馬友友推動「絲路計畫」,希望透過東西文化的交流,增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了解,化解紛爭。合奏團集結了來自各地的音樂家,演奏不同的樂器。 創團元老之一的琵琶演奏家吳蠻說,馬友友是計畫的靈魂人物,但絕非「老闆」,「團體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,他尊重每個人的意見。」
笙演奏家吳彤曾經玩過搖滾樂,十年前認識馬友友時,他正是大陸搖滾樂團輪迴的主唱,當時他對於民樂的未來有所疑慮。「如果不是馬友友,我 可能不會繼續吹笙,一直玩搖滾樂去了!」
「絲路計畫」為各地音樂家開創機會,也讓觀眾透過一場演出聽到不一樣的世界。馬友友說,「絲路計畫」是種「價值的分享」:「藉由藝術,讓 人們發揮想像力,培養同理心。」
計畫十周年 藉藝術培養同理心
馬友友及團員將在台中舉辦兩場工作坊,以十二歲以上的學生為對象。打擊樂手葛蘭立指出,現在小孩的上課壓力很大,希望在自然即興的互動過 程中,讓他們愛上各地音樂。
「絲路計畫」目前獲得馬友友的母校哈佛大學全力支持,計畫的總部未來五年將設在哈佛大學,並與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密切合作,也將在哈佛校 園內舉辦各種活動。
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廿二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、廿四日在台中圓滿劇場、廿五日高雄至德堂演出,曲目包括多首現代創作以及中國、波斯、土耳其等地民謠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http://news.rti.org.tw/index_newsContent.aspx?nid=239953&id=3&id2=1 馬友友滿意「絲路計畫」10周年成果 (江昭倫攝) 為了慶祝「絲路計畫」10周年,國際知名大提琴家馬友友特地率領「絲路合奏
團」16位成員抵台,22日起將於北中南舉行三場音樂會,同時也將在台中市舉辦音樂工作坊,和年輕學子分享對音樂的熱情。
(絲路音樂)1998年,馬友友成立了「絲路計畫」,提倡對於不同文化與信仰的認識,他從中國、美國、日本、歐洲各地找來了許多音樂家進行創作,並成立
「絲路合奏團」,希望透過藝術來鼓勵更多創新和學習。
10年來,馬友友與「絲路合奏團」到全世界各國巡迴演出,讓許多民族樂器的聲音
被聽見。馬友友認為,相較10年前,團員改變很大,對於世界也有更寬廣而深刻的看法。馬友友說
:『(英文原音)10年前我比較年輕!(大笑)我認為在這10年之間,我們絲路合奏團巡迴台灣、韓國、日本、歐洲以及中東城市,在這麼多巡迴演出之中,每
個人都有改變,我們更加覺得自己是世界公民。』
這次「絲路之旅在台灣」除了音樂演出,也將在台中市舉辦兩場工作坊,團員們將和年輕學
子面對面互動。馬友友說,「最好的學生也是最好的老師」,希望藉由這樣的互動,彼此分享對音樂的學習心得和熱情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