殯葬天王李世聰驚爆住院2個月 罹神經膠質細胞瘤

 

殯葬天王、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驚傳罹患神經膠質細胞瘤,入住台大醫院約兩個月,之前已開完刀,現正在做標靶治療,情況不是很好。

 


殯葬天王、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驚傳罹患神經膠質細胞瘤,是腦瘤中的一種,熟悉內情人士透露,現年60歲的李世聰罹患神經膠質細胞瘤,入住台大醫院約兩個月,之前已開完刀,現正在做標靶治療。

60歲的李世聰去年11月底才因涉嫌挪用公款案到北檢出庭,據透露,那時李世聰已確診罹患神經膠質細胞瘤。知情人士說,李世聰之前曾經中風過,一年多前又出現狀況,就醫時初判又是小中風,但不適症狀一直沒改善,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罹患神經膠質細胞瘤第四級。

消息管道說,李世聰確診後曾開刀,現在做標靶治療,住院近兩個月,目前也還在台大住院中。《三立新聞網》報導,龍巖集團表示,李世聰腦部手術後健康狀況良好,逐漸復原中

神經膠質細胞瘤依其惡性度區分為1到4級,其中第4級又稱「神經膠質母細胞瘤」,最為惡性,作家李敖和政論節目名嘴陳立宏都因此病離世。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10101001420-260405?chdtv

 

神經膠質細胞瘤很難早期發現,症狀依腫瘤長在腦的位置而有不同表現,例如記憶變差、視力惡化等都可能是罹病徵兆,唯一能注意的是若短時間內身體某個功能急速衰退,且查不出病因,就要追查腦瘤的可能性。

 

神經膠質細胞瘤超難抓 醫曝一關鍵可提早發現

殯葬天王李世聰驚傳罹患神經膠質細胞瘤,名嘴陳立宏之前也因此病過世,神經外科醫師柯紹華說,神經膠質細胞瘤很難早期發現,症狀依腫瘤長在腦的位置而有不同表現,例如記憶變差、視力惡化等都可能是罹病徵兆,唯一能注意的是若短時間內身體某個功能急速衰退,且查不出病因,就要追查腦瘤的可能性。


敏盛醫院副院長、神經外科醫師柯紹華表示,神經膠質細胞瘤在腦瘤中的發生率極低,致病原因至今不明,有一說是細胞本身突變,逐漸惡化成腫瘤,一般癌症多見的刺激因子如生活型態、飲食習慣、遺傳因素等,在神經膠質細胞瘤上都不明顯,目前僅知5、60歲是好發年齡,男女罹病比例差不多。

柯紹華指出,神經膠質細胞瘤在臨床上沒有特異性,端看腫瘤長在大腦哪個位置,若長在記憶區,就會出現記憶力衰退、錯亂等情況,長在掌管語言的區域,就可能答非所問,看蘋果說西瓜,長在視覺區,視力就會急速衰退,因此在診斷上十分困難,通常是看完專科醫師後查不出原因,才會懷疑是腦的問題。

柯紹華說,神經膠質細胞瘤無從預防,唯一能掌握先機的關鍵,就是短時間內若身體某個功能急速惡化,例如一年或幾個月內,突然記憶力變得很差,就要提高警覺,尤其是5、60歲的壯年年齡更要注意。

柯紹華表示,近20年來神經膠質細胞瘤的治療技術快速發展,即使是最惡性的第四級神經膠質母細胞瘤,平均存活年限也達5年,較20年前的2年長不少。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10101001873-260405?chdtv

 


龍巖李世聰驚罹腦癌 台大回應了


現年60歲的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驚傳罹患神經膠質細胞瘤,根據媒體報導,李世聰的病程已經來到第4期,「狀況不是很好」。醫師表示,所有腦瘤中神經膠質細胞瘤占一半以上,幾乎都是惡性的,且惡性程度還特別高。


「殯葬天王」李世聰罹患腦瘤當中的神經膠質細胞瘤,據了解病程已是第4期,入住台大醫院大約2個月,之前已經歷過手術治療,目前他正在接受標靶治療。第一時間傳出李世聰情況不是很好,不過此消息已遭到龍巖集團否認。

《三立新聞網》今(1)日上午向龍巖集團聯絡窗口詢問此事,對方表示李世聰「術後恢復良好,逐漸復元中」;我們也向台大醫院求證,不過窗口強調「我們無法回答病人的隱私」。

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謝政達曾提到,從腦細胞發生的神經膠質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腦瘤之一,占所有腦瘤的一半以上。而且神經膠質細胞瘤幾乎都是惡性的,惡性程度也特別高。

謝政達醫師提醒,當出現下列8大類症狀時,必須懷疑腦瘤的可能:視力逐漸模糊,視野逐漸狹窄;眼睛外觀變形;單側聽力變差;吞嚥困難以及步態不穩;單側肢體麻木或者無力;人格的改變;荷爾蒙的異常;癲癇。

謝政達表示,腦的構造和功能極為精細且脆弱,而且遭破壞之後無法再生,一旦長了腦瘤,必將影響或破壞正常腦部組織。為了避免或減少其損傷,腦瘤的早期發現與適時正確的治療,極為重要。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89-025035543.html

 

影片: 殯葬大亨李世聰驚傳罹腦瘤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puu 的頭像
    opuu

    粉紅桔梗

    op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