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的「老」,除了相傳三代是鄭正中自豪,第1家由阿公從台南帶上台北打天下的碗粿,肉燥、蝦仁、蛋黃混合著米漿,再淋上南部口味,有點鹹又帶點甜的滷肉醬汁,做碗粿時,連米都得是老的。
碗粿店老闆鄭正中:「像我們一般這個用的都是在來米,用要用到3到5年的之間的一個,3到4年的舊米,因為它這樣,它才不會太出來跟蒸出來的碗粿,它才不會說這樣吃起來軟軟、水水的不扎實。」
老米經過半天泡軟,就要送進機器磨成米漿,不過聽說現在也有更快速、簡單的方法。
鄭正中:「現在是有比較進步的方法,都是找加工廠過來,它就直接是在來米粉加水,泡一泡,這樣就可以了。」
老店當然不能沒了手工,還是得靠自己操控,磨出來的米漿,碗粿的口感才能在無添加物之下夠Q彈,鄭正中、鄭正韋兩兄弟都是這樣的想法,或者應該說是這是經過10幾、20年一起工作後,才漸漸磨出來濃淡相宜的米漿,也磨出難得的共識。
鄭正中:「像泡米的時間就一定要多久,我弟他就說,方式會比較新一點,他會覺得像我的方式…」鄭正韋:「就是說像他泡米,要泡比較久的時間,會有一個狀況,就是說冬天比較冷的時候,泡的米要時間比較長,比較長的時候,他就堅持要放多久時間,才可以去磨的米…。」
小5歲的弟弟鄭正韋,果然在哥哥還沒講完,就急著接話了,米的品質、口感,都會因季節有所不同,這麼多年,兄弟倆是從選米開始就各有主張,誰也難以去服誰。
鄭正韋VS.鄭正中:「我們就去實驗說,泡溫水做出來是什麼感覺,然後他堅持加上冷水,要會怎麼弄,會怎麼弄就變得說他加上冷水的時候,用冷水做出來的碗粿跟溫水泡的米,做出來的碗粿,有哪一些不同,所以我們兩個會一直去研究、去討論,但是研究下來是他的方法可行,我的方法也可行。」
於是,兄弟倆經常的攻防中,弟弟總想向哥哥證明,自己也很懂,各說各的理,從前當兩兄弟都還是血氣方剛的10幾、20歲,在冒著熱氣的廚房裡一起工作,就不是用商量能解決的了。
鄭正中:「就有時候,樓下在剛好沒有羹的時候,就說羹趕快一點,樓下在趕,然後我們就說,剛好手上可能在做碗粿,就會催他,他說我已經在趕了你還在催,就會因為這樣磨合,就動手了,不只動口還會動手。」
留言列表